人生的意義,由你自己給予
- jocelyn8402234
- 2018年10月14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2020年2月29日
我想來分享最近的心情和感受,整理最近讀到的書籍,自從回台灣後的待業狀態,從原本的興奮期待到有點慌張的情況,我想應該是很多新鮮人可能會碰到的問題,而我在澳洲的時候就一直很想看一些書籍來增加一些心理層面碰到的問題,經過在澳洲的洗禮後,我看到不同人生境遇的人在面對事情和生活有著不同的故事,也在澳洲實習上更進一步探討很多人生不同時期面對的問題,面對問題時我們到底該如何解決,用應該用什麼的心態去面對呢 ?
想分享今日最深的感受,記得在澳洲期間聽聞外公生病的事情,其實一開始有種無力感,對於自己的親人到底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情跟方式去對待,看著自己外公受到病魔的侵擾,我一個外孫女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更何況是更親近的外婆、舅舅們、媽媽,很複雜的關係,每個人在不同階段會碰到很多的課題,而在《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及,「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世界是無比單純」、「人是可以改變的」、「誰都能獲的幸福」,這些重點其實都在談面對人生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
今天到達醫院看見外公,這不是我回台第一次看到外公,但卻有很深的想法,透過跟外公的聊天中追憶種種,雖然我在外公的人生記憶裡可能只占一小部分,但外公卻是在我人生記憶中佔很大一部份,還記得小時候,每年都一定要從北部一路開往台東外婆家,每次都是興奮期待的,過年對我的家庭來說是一個很幸福的事情,可以好幾個家庭住在一個屋子裡幾天,沒有良好的網路及電視影集,卻有碩大的空間及自然環境,我們幾個年齡相近的小孩子總是玩在一起,一起騎腳踏車、去海邊玩、玩仙女棒放煙花、到國小跑跳、去教堂玩狗、跟神父打招呼、泡溫泉、全家族開車去市區逛街買菜、玩躲貓貓,這種大大小小兒時回憶大概都是在外婆家度過,那是我揮之不去且難忘的回憶。
隨著漸漸長大,有些家庭因為補習、工作關係、家庭因素等,待在外婆家的時間越來越短,接著因外公外婆需要有更好的機能環境提供照顧而買了新竹房子,這些都是不可逆的事實,最後選擇在新竹過年,剛開始真的很抗拒這個事實,而當我第一次到海外時突然接到外婆進醫院時,有種真的想回去再也回不去的過去,心裡真的萬分不捨,而整個家庭的重心突然失掉的感覺,外婆為了外公決定開始洗腎的療程,這段時間也經歷整著家族繁亂的照顧,這些事情已經不是行為上的繁忙,也造成心理上的影響,接著是更嚴重的外公中風,有一部分癱瘓,在這些事情發生前,他們在我印象中就是健康、喜歡到處參與活動、到處走路運動的他們,就在一瞬間全部擊垮,以前我常常在想像這樣安詳和樂、平凡、每年一樣的形式到底能維持多久,你說每年一樣很無聊沒新鮮感,也許是的,但就現在看來那是無比的幸福及和樂。
外公跟外婆在病魔的騷擾中也都想過要不就這麼走了,心裡跟身體帶來的負擔實在太大,我想最難克服的是心理那種無力感,覺得自己是沒用的人,什麼事情也做不了,也就是沒有了選擇權及自由,這是每個人都有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我想換作是我也很難不去負面的思考吧,帶給多少人困擾,聽到親人講述照顧的過程真的是備感壓力也極為辛苦,那他們的人生的意義又在哪,在書籍提到每個人都希望有歸屬感,歸屬感來自於貢獻感,有了對這世界存在的貢獻感就能感到幸福,而我想外公外婆的存在在這家庭中扮演著非常大的影響力,也是我們幸福的來源,我想用最後的時間好好做一件對他們有意義的事情,在談話的最後,我牽著外公的手真誠地看著他,他回了我們「謝謝你們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你們的」,不知道還有多少時間,把握當下好好珍惜我們相處的每個時刻。
送別了奶奶、伯公接著前幾天也聽聞了高中老師突然離世,還記得出國前特別去學校找過老師,沒想到卻是最後一次見面,讓我不禁去審思正於奮鬥時期的我們應該用什麼態度去看待這個人生,而老爸也說外公外婆的棒子也快交到他們這代手中,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也是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都應該不斷去思考的事情。
書中也提及,在人際關係中分為「工作的任務」、「交友的任務」、「愛的任務」,三者統稱「人生任務」,不管事親情、愛情、友情上要如何去應對,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去干涉對方的課題,並做好自己該面對的課題正是我們都需要去思考的,我想這些任務都還在學習當中,不管現在大家在面對什麼樣的事情上都能保持對的態度去對待身邊的人。
最後除了推薦《被討厭的勇氣》,也非常推薦《斜槓青年》,我們都是為了找尋幸福而努力奮鬥的,雖然相見恨晚,但是只要你現在開始把握當下,好好面對自己,我們都是改變自己的主人。
Komentarze